起源
现代曲棍球运动却是起源于19世纪初的英国,并于1908年伦敦奥运会首次成为正式比赛项目,1928年成为固定比赛项目,1980年增加了女子项目。从20年代开始的30年间,印度几乎垄断了所有世界冠军,夺得了从1928年到1956年共6届奥运会金牌。印度曲棍球历史上一共出现过5个巴比尔-辛赫,第一个辛赫率领印度队6-1击败荷兰队,夺得1952年赫尔辛基奥运会曲棍球金牌。
比赛器材
守门员所用的保护器材,固定于鞋的前部及两侧,使其能用脚踢球。
场地:长91.40米,宽55米。
球棍:由木头、合成材料制成的钩形器材,其左侧为平面,用以击球。
头盔:守门员所戴,用以保护头部和脸部。
护肘:守门员所戴,用以保护身体。
护腿:守门员所戴,用以保护身体。
护胫:用以保护小腿。
曲棍球鞋:曲棍球运动员所穿的专用鞋。
球:由硬塑料制成,通常为白色,圆周约230毫米。
球门:宽3.66米,高2.14,位于场地较短一侧的中间。
护手:守门员用以保护守门员身体的器材。
比赛规则
曲棍球场地长91.40米,宽55米。球门高2.14米,宽3.66米。球棍长80~95厘米,球重156~163克。比赛时两队各11名运动员上场。全场比赛时间为70分钟,分上、下两个半时,中间休息5~10分钟。进1球得1分,以射入对方球门多者为胜。男、女曲棍球分别于1908年和1980年被列为奥运会比赛项目。
赛制
悉尼奥运会曲棍球男子比赛共有12队参赛,女子有10队参赛。澳大利亚队作为东道主直接获得比赛资格,其他球队均通过各大洲的预选赛获得参赛资格。
比赛先分成两个组进行单循环的预赛,男子比赛中,两个组前两名进入半决赛,半决赛胜者争夺金牌,负者争夺第三名。
女子比赛两个组的前三名进入第二阶段,第二阶段6队进行单循环比赛,积分前两名球队争夺冠军,第三和第四名争夺铜牌。
运动员过去10年中,澳大利亚队在女子比赛独领风骚,夺得1988年和1996年两届奥运会冠军,近两届世界杯冠军和连续五届冠军杯赛冠军。韩国、阿根廷、荷兰和德国队也有望冲击奖牌。
1999年冠军杯冠军,澳大利亚队在男子比赛中也是夺标热门,卫冕冠军荷兰队将对东道主形成最大的威胁。
历史
曲棍球是一项古老的运动、目前在国际广为开展的球类运动项目。距近已有数千年的历史了。古代曲棍球的先驱者姓甚名谁,虽已无法考证,但是可以肯定距今三千年前,中国、波斯和印度等亚洲人民的喜爱。根据柏林体育出版社1981年出版的《曲棍球运动》一书中说:距今2697年前,中国的士卒就用棍和球进行过比赛,这是为人所知的。
我国古代的步打球比欧洲曲棍球的历史要早得多,大约在公元八世纪,东传到了日本。现存日本古都奈良正仓院北仓的一条隋唐时期的花毡上,就织有一儿童在作步打球的形象。这条花毡长236厘米,宽124厘米,花毡的图案由花朵和一作击球状的童子组成,击球的童子右手执一弯月形球杖,正在弓身曲腿作击球状,在其左方绘有一球。整个图案生动地表现了唐代童子击球的生动场景。因此,欧洲的曲棍球与中国的步打球之间应有着一定的渊源关系。
在埃及金字塔和古希腊壁雕上都有类似于现代曲棍球比赛的图像。中国在唐代就流行“步打球”(比赛时分两队,队员各持下端弯曲的木棍徒步击球,以击人对方球门多者为胜),其运动方式与现代曲棍球也相似,现代曲棍球起源于英国,1861年在英国出现了第一个曲棍球俱乐部,1875年英国成立了第一个曲棍球协会,1889年男子曲棍球比赛在伦敦举行。此后曲棍球运动逐渐传入英联邦各国。